Search


有止境的延伸

大多數的人認為,因為身體太緊,所以做不到瑜伽動作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有止境的延伸

大多數的人認為,因為身體太緊,所以做不到瑜伽動作,於是在練習中,肢體不自覺的拉筋和伸展,想要去達成動作。

真的有那麼緊嗎?

那到底要拉長到那個程度?

是無止境的延伸嗎?

試想一件有彈性的衣服,在沒有用力拉扯之前,它的彈性是平均的;如果將衣服的一端固定,長期拉扯另一端,被拉緊的部位會變得鬆弛,鬆弛的那一段,相較於其他段還要薄,且沒有彈性,但它還是一件可以穿的衣服。

上述理論可知,身體長期慣性姿勢造成的平衡模式,就算脊椎幅度不平均,和身體各部位的彈性不同,仍然可用自己的方式站著、坐著和生活著,我們可以用生活的慣性模式,套用在瑜伽動作的平衡中,一樣可以做出形狀類似的動作,但卻很難調整身體彈性和脊椎平均,否則身體外觀就會大大的改變。

如果還以爲達成動作,就是對身體有幫助,可能要重新思考一下對瑜伽的定義;如果已經練習多年的瑜伽,身心還是常常出狀況,就必須檢討一下練習模式,否則練習就會淪為慾望而目標導向,並非身心成長的工具。

用拉筋的感覺在練習,也許比較緊的地方會變鬆,但已經鬆的地方會更鬆,所以仍然練不出一個有平均張力的身體外觀。身體之所以有張力,就表示脊椎的幅度要平均,連結四肢的關節要穏定,若是無止境地拉出去,練出一個無彈性的身體,就會像拉扯過後的毛衣,愈來愈鬆散,心志也會跟身體一樣不集中而渙散。

一個有張力的身體,彈性、反射和反應能力都會相對的好,然而,誤以為瑜伽就是練鬆的心態在練習,不斷的放鬆肢體,練出一個鬆弛的身心,經不起外界發生任何不好的事情,以想要平靜練習為由,不自覺逃避任何有壓力的人事物,就需要慎重思考自己的練習模式是否正確。

任何人事物,隨著時間,容易讓人愈陷愈深,以為可以毫無止境的下去,而莫名的掉入一種慣性的反射行為,有可能無意識的限制了身心的進步。要切記練習是一個工具,讓自己能看到身體不平均的方法,而願意放下自己認為較佳的部位,去面對自己認為不佳的部位,才可能讓整體變得平均和平衡。只想要無止境地更好,容易讓心執著,而忽略了整體的協調和穩定,及對內在察覺的能力。

練習有止境的延伸,延伸到剛剛好張力的位置,如同吃剛剛好的食物,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,多了就會變成負擔,千萬別在練習中貪心了!


Tags:

About author
李嘉菱醫師自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雙主修畢業,擁有中西醫雙執照,畢業後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服務10年,曾獲選優良住院醫師、優良教學主治醫師,期間擔任腫瘤委員會委員、肺癌團隊中醫師;之後至長安醫院服務,擔任中醫內科主任2年;目前為馥芊中醫診所院長。曾發表過『胃食道逆流』、『慢性阻塞性肺病』等新聞稿,以及相關專長之論文。李醫師尤其擅長於『中醫腹診』,治療腸胃疑難雜症,都有相當好的療效,並常透過衛教給予患者適當的養生方式。 李醫師是台灣第一位開立「中醫芳療門診」的中醫師,同時也是一位取得美國NAHA與英國IFA雙證照的芳療師,以中藥搭配精油的方式幫助眾多病患重拾健康。李醫師主要提倡「中醫辨證論治用芳療」的理念,中醫芳療臨床經驗豐富,承襲中醫及芳療的知識,使用中醫芳療配方別出心裁,持續在中醫芳療領域耕耘。著有「中醫芳療百科」、「中醫芳療診察室」等書。
中醫.腹診.芳療.舞蹈.旅行.育兒
View all posts